浏览器缓存
Last updated
Last updated
主要分为两部分:
强制缓存(客户端验证)
Expires
Cache-Control
协议缓存(服务端验证)
Etag/If-None-Match
Last-modified/If-Modified-Since
Etag、Last-modified是http协议响应字段
;If-None-Match、If-Modified-Since是http协议请求字段
1.已经有了强制缓存为什么还要新增协议缓存?
答:对于客户端的缓存虽然过期了,但文件可能还继续可用,比如服务端此时的文件内容并没有变化。概括来说:
资源过期了但内容未必有修改,没有修改则可以继续使用
2. 强制缓存只验证Expires会有什么问题?
答:Expires是个服务端返回的时间点,如果客户端和服务端时间有误差(手动修改客户端时间),可能导致缓存命中出现误差。 比如服务端返回的Expires是2022-4-25 12:00:00,而客户端的时间被调整成 2022-4-26 12:00:00,则此时将误判为资源过期,向服务器获取新资源,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
3.Cache-Control的出现是否解决了expires存在的问题?它出现主要解决什么问题?
答:
(1)并没有完全解决。Cache-Control的max-age返回的是时间段,并且将写入缓存的时间作为时间起点,这样即便是当时浏览器的时间和服务端的时间有差异,也不会影响缓存有效性的判断,除非在缓存写入后浏览器再次更改时间。
(2)Cache-Control更多是对缓存的行为做了完善,比如对于
不缓存(no-store)
跳过强制缓存直接协议缓存(no-cache)
是否允许除客户端之外的其他节点(比如代理服务器)缓存(public)
是否禁止代理服务器缓存(private,默认)
4.no-cache和no-store区别?
答: no-cache不使用缓存(但允许对资源进行缓存); no-store不允许缓存
5.协议缓存只用last-modified验证会有什么问题?
答:
(1)Last-Modified的时间是秒级的,资源可能在即将失效的最后一秒内做了(多次)变更,导致客户端在最后一秒内过来验证时认为还没有失效,于是继续使用了缓存
(2)有些情况下服务端的文件是定期生成的,文件内容并没有变化,但修改时间有变化,导致客户端每次来验证时得到的结果都是协议缓存失效
6.Etag为什么能够解决last-modified的问题?
答:Etag是服务端对资源内容进行哈希计算后的结果,相比于用最后修改时间能够精准的判断文件到底是否有修改
7.验证Etag有没有副作用?
答:性能差。体现在每次请求时,服务端都必须对资源进行哈希计算,这比起简单获取一下修改时间,开销要大了很多。
8.既然Etag能精准判断文件是否修改,为啥还要验证Last-Modified?
答:Etag 和 Last-Modified 是允许一起使用的,服务器会优先验证 Etag,在 Etag 一致的情况下,再去对比 Last-Modified,这是为了防止有一些 HTTP 服务器未将文件修改日期纳入哈希范围内,导致缓存浪费
参考: